多家百亿私募业绩低迷集体反思单一策略困境

2023-07-19 09:01 来源:中国网    作者:李陈默   阅读量:5968   
分享到:

近两年来,受市场震荡影响,多家私募基金均遭遇业绩下滑压力,更有百亿私募旗下产品成立至今净值跌幅达40%。面对风格快速变化、单一策略波动性较大的难题,百亿私募集体反思,并通过补充研究力量、增强策略多元性、调整仓位中枢等方式,拓展能力圈。

多家跌幅超过30%

近日,汐泰投资发布上半年产品投资报告显示,成立于2021年8月的汐泰锐宸私募证券基金,截至二季度末的净值已跌破0.6元,成立以来跌幅超过40%,今年以来跌幅超过16%。从月度数据看,回撤主要集中在3月份和5月份。

对此,汐泰投资回应称,这只产品恰巧成立在市场阶段性高点,未设置预警线和止损线,仓位相对较高。今年一季度受新能源和医药拖累比较多,目前,除医药持仓较多外,AI相关个股占2至3成仓位,新能源相关个股占1至2成仓位。截至上周五,该基金净值已回升至0.6元以上。目前,私募排排网等三方代销渠道显示,汐泰投资产品已全面下架。

实际上,由于单策略波动大、周期性明显,在成长风格受到压制的背景下,不少百亿私募均遭遇业绩和规模难题。

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二季度末,61家有统计数据的百亿股票策略私募中,近两年以来整体收益为负的有25家,其中,跌幅超过10%的有15家,跌幅超过20%的有7家。知名私募石锋资产跌幅达39%,东方港湾等大型老牌私募整体收益也在百亿阵营中排名倒数。

此外,还有不少私募遭遇“规模危机”,退出百亿私募阵营。例如,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2021年的新晋百亿私募泰旸资产,如今规模已降至20亿元至50亿元区间;曾经炙手可热的同犇投资、冲积资产,也已经掉出百亿阵营。其中,冲积资产旗下产品已在私募排排网等三方平台上不展示业绩,同犇投资、泰旸资产近两年整体跌幅则分别在30%和17%以上。

私募坦言“十分难熬”

业绩压力之下,百亿私募产品也面临“滞销”难题。“真卖不动了,我们合作的很多百亿私募,现在也不被客户认可。”一位券商市场人士感叹。

一位私募市场人士坦言:“近两年市场的确不好,一些产品的成立时点也不好,和投资者解释起来比较困难,这个过程对大家来说都很难熬。”

在近期的一场路演中,一位知名百亿私募基金经理剖析今年的投资和心路历程,透露出心酸和遗憾。“今年AI和‘中特估’都没有布局,市场‘花哨’的东西我们没跟上。”他感叹,“2022年我给自己打59分,今年我给自己打39分。尽管在赛道选择上是及格的,但具体操作并不合格。”

由于错过热点行情,这位基金经理不禁反思自身的能力圈问题:“我自身对新的事物不敏感,看不见、看不上、也看不懂。我越来越觉得自身来到了被淘汰的边缘。”

投资框架需更加多元

实际上,不少前两年业绩亮眼、规模大涨的百亿私募,均是聚焦成长风格。但近两年,成长风格持续遭受压制。面对单一策略有效性降低难题,百亿私募应如何破解净值困境?

已有百亿私募积极拓圈,补充不同方向的研究力量。例如,有百亿私募面向全市场招募不限方向的行业研究员、专攻美股的研究员等。

汐泰投资回应称:“应改善原有的投研架构。此前,公司研究员以校招为主,这两年市场生态的变化让我们意识到需要补充一些成熟的中坚力量。从去年开始,我们逐步引进能够独当一面的资深行业研究员或行业基金经理,通过扩大行业覆盖面来增厚组合收益。”此外,公司加强了对研究员和基金经理的考核。在风控方面,通过分散持仓、控制个股持仓比例的方式分散风险,并结合市场宏观风险的判断和资产配置框架控制基金仓位的中枢水平。

北京某百亿私募研究总监认为,近几年市场风格的快速变化,给不少私募管理人带来压力。一方面是整体宏观环境发生变化,另一方面是市场投资者结构大变。投资框架需要更加多元化,过去,公司的选股方向较窄,未来,对于长期价值相对清晰的公司,依然会按照此前的框架去投资,但对主题型板块、周期类板块,就需要去扩圈找到匹配的投资方法。此外,风控方面的挑战更大,未来,可能要降低仓位中枢。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