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亿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落地,或撬动8300亿信贷增量

2024-04-08 04:16 来源:证券之星    作者:许一诺   阅读量:8354   
分享到:

4月7日,央行公告称设立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激励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重点领域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项目的金融支持力度。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5000亿元,利率1.75%,期限1年,可展期两次。

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央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余额一共17项,余额为7.5万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将成为第18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和其他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相同,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也将采取“先贷后借”的模式:对符合条件的贷款,央行按贷款本金的60%向金融机构发放再贷款。如5000亿额度完全使用,可撬动8300亿元左右的信贷增量。

2022年以来,央行结构性货币政策不断推陈出新,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余额增长了两万多亿元,在支持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的同时,还起到提供基础货币、支持央行扩表的作用。后续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投放后,将推动基础货币和央行资产负债表规模增长。

近日召开的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4年第一季度例会提到,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继续加大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推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适当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额度,用足用好碳减排支持工具,设立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

一位业内权威专家称,央行对“五篇大文章”已有前瞻布局,基本实现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对“五篇大文章”的全覆盖。除设立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外,预计今年央行还将放宽普惠小微贷款认定标准,扩大碳减排支持工具操作对象范围和工具规模,未来金融服务将不断提质增效。

对两项工具的接续

设立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已在市场预期之中。最早在今年3月6日,央行行长潘功胜就表示,要进一步提升货币政策对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的效能,央行将设立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

央行此次披露的信息显示,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是对原有科技创新再贷款和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的政策接续,在总结两项工具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完善,支持金融机构提升金融服务质效,更好满足科技创新、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领域的融资需求。

其中,科技创新再贷款创设于2022年4月,支持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额度4000亿元;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创设于2022年9月,支持金融机构向制造业、社会服务领域和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设备更新改造提供贷款,额度2000亿元。

目前,两项工具均已处于到期状态。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此前解释道:“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退出指的是中央银行不再新发放资金,但已经发放的存量资金可以继续使用,最长使用期限可以达到3到5年,也就是说工具的机制设计本身就是缓退坡的。”

央行数据显示,2023年末科技创新再贷款、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余额分别为2556亿元、1567亿元,相比2023年9月末分别下降900亿元、105亿元。换言之,一部分贷款到期后归还了再贷款,但一部分贷款可能通过展期继续存续。两项再贷款利率均为1.75%,期限为1年,可展期两次。

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利率、期限和展期次数和科技创新再贷款、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一致,但额度为5000亿,分别高出科技创新再贷款、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1000亿元、3000亿元,但低于二者总额度。在阶段性工具中,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仅低于碳减排支持工具。需要注意的是,抵押补充贷款PSL余额超3.2万亿元,但并未明确额度。

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是落实国务院关于推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决策部署的措施之一。国务院3月印发的《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提出,运用再贷款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对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的支持;中央财政对符合再贷款报销条件的银行贷款给予一定贴息支持。

当前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已落地,后续符合条件的银行贷款可能会有贴息政策支持,以降低企业利息负担。此前在设备更新改造再贷款投放中,中央财政对符合条件的设备购置与更新改造贷款给予2.5个百分点的贴息,期限2年。

可撬动8300亿元左右的信贷增量

与其他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一样,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也将采取“先贷后借”的模式。央行在2022年9月表示,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建立了“金融机构独立放贷、台账管理,央行事后报销、总量限额,相关部门明确用途、随机抽查”的机制,联通了金融机构贷款和央行再贷款“两本账”,有利于激励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实现向绿色发展、科技创新等领域精准倾斜的效果。

其一为央行按照“先贷后借”模式向金融机构提供资金,而非直接向企业发放贷款。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自主向企业发放贷款、管理台账,之后向央行申请再贷款或激励资金,央行按贷款发放量或余额增量的一定比例向金融机构发放再贷款或提供激励资金。

具体到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其发放对象包括国开行、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邮储银行、股份行等21家金融机构。金融机构根据企业申请,自主决策是否发放贷款及发放贷款条件。金融机构放贷向央行申请再贷款,央行对贷款台账进行审核,对于在备选企业名单或项目清单内符合要求的贷款,按贷款本金的60%向金融机构发放再贷款。

“过去由于再贷款采取先借后贷的模式,部分机构由于难以准确测算、安排投放进度,造成再贷款资金使用效率不高、金融机构使用意愿不强。先贷后借模式采取将审核关口前移,可调动起金融机构使用央行政策资金的积极性,实现了金融机构投放、央行资金补充的良性联动。”中部省份某地市央行人士称。

对比来看,科技创新再贷款、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分别按照贷款本金的60%、100%支持,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则是按照贷款本金的60%支持,可更好地发挥其撬动作用。如5000亿额度完全使用,可撬动8300亿元左右的信贷增量。

央行称,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的设立将有利于引导金融机构在自主决策、自担风险的前提下,向处于初创期、成长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以及重点领域的数字化、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项目提供信贷支持。

助推扩表

中国结构性货币政策创设较早,早在上世纪80年代即设立了再贷款和再贴现这两类传统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2014年前后,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才迎来快速发展时期,包括PSL、MLF等工具都创设出来。2022年以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箱更加充实,科技创新再贷款、普惠养老再贷款等10项工具陆续创设。

究其原因,一方面,总量性货币空间相比此前已大幅减少,央行珍惜总量性政策空间,而美联储加息缩表的背景下,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制约少。另一方面,结构性货币政策能定向精准支持特定领域,避免总量性政策带来的资产泡沫等问题。

央行货币政策司课题组今年初发表的一篇文章称,在多重约束条件下,货币政策采取“总量为主,兼顾结构”的调控框架。结构性货币政策从属于总量型货币政策,是其有益补充,主要功能是将资金引导至确有必要支持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促进信贷结构调整;也具有一定的总量效应,是调节货币供给的重要渠道。

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共17项,余额7.5万亿元,占人民银行总资产的16.4%。其中,存续工具10项,已到期工具7项。从货币投放看,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是重要的基础货币投放渠道,2022年、2023年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净投放基础货币1.2万亿元、1.1万亿元。

结构性货币政策投放后,形成央行对银行的债权,计入央行资产负债表“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科目。在2014~2021年间,结构性货币政策的扩表效应和降准、外汇占款下降的缩表效应抵消,央行资产负债表呈稳中有增的态势。

2022年以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及MLF余额快速增长,助推央行扩表。2022年央行资产负债表规模新增2.1万亿元至41.7万亿元,2023年新增4万亿元至45.7万亿元。后续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投放后,将推动基础货币增长和央行扩表。当然二者总规模的变化还取决于其他项目的变化。

对于结构性货币政策,央行总的基调是“合理适度、聚焦重点、有进有退”。当前17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中14项是阶段性工具,有的到期后会陆续退出,有的根据经济金融形势变化会增加额度,比如科技创新再贷款设立之初额度为2000亿元,后增加至4000亿元。如果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使用效果良好且市场需求大,后续也有增加额度的可能。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